時間:2019-07-29 22:33:00來源:作者:點擊:
學齡前兒童是3-6歲寶寶的另外一種時間段劃分的統稱,3-6歲營養和喂養在這個階段也是很關鍵的,學齡前小兒健康發育咀嚼能力會格外增強,因此對于3-6歲寶寶的營養與喂養也是媽媽們學習的一部分。下面詳細了解下3-6歲寶寶的營養與喂養知識吧。
媽媽必讀:3-6歲寶寶的營養與喂養
一、學齡前寶寶的營養
學齡前小兒的乳牙已經出齊,咀嚼能力逐漸增強,消化吸收能力已基本接近成人,膳食可以和成人基本相同,培養與家人共餐的能力。但營養需要量仍相對較高。
膳食要均衡,食物要新鮮、品種多樣化。通過均衡的膳食,即粗細、葷蔬搭配,是可以達到0-6歲寶寶營養需要,而不必買營養品、 滋補品之類。注意攝入蛋白質的質量。兒童在生長發育期需大量的蛋白質,而且蛋白質的質量要優良,即攝入肉、禽、蛋、豆 類的蛋白質,但不宜多吃高脂肪食物。早餐要吃得好,可選擇雞蛋、牛奶、米飯、面包、小菜、饅頭、果醬 、芝麻醬等搭配吃。
學齡前寶寶活動量大,新陳代謝旺盛,對水的需要量也大,應注意補足水分。值得注意的是,人工配制的各種果味飲料、碳酸型飲料,不宜作為兒童補水之用。學齡前寶寶處在生長發育時期,對礦物質、微量元素需求量大,調查表明,他們是易缺乏鈣、鐵、鋅、碘及維生素A等營養物質的人群,應注意從食物中攝入補充??稍黾尤橹破?、豆制品、海產品及肉類、動物肝臟及新鮮蔬菜的攝入。
總之,家長應根據這一期兒童生理心理發育的特點、營養素的需要量,安排平衡的膳食保證全面的營養供給,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。
二、學齡前寶寶鈣的補充
學齡前兒童每年身高大約增長4cm~7.5cm,身高的增長主要是骨骼的增長,骨骼中無機鹽占骨骼總重量的65%~70%其中磷鈣就占了95%左右。這說明只有在保證供給充足的鈣源時,才能保證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。那么,補充多少鈣才算是充足了呢?
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每日鈣的攝入標準是:
3~4歲兒童每日 400~800毫克。還需要提醒的是,人體內的鈣雖然有99%是儲存在骨骼和牙齒中,但有l%左右是分布在組織和血液中,當組織和血液中的鈣含量下降時,神經肌內興奮性增高,易出現睡眠不佳,易激動、煩躁,嚴重者可出現抽搐、指端發麻,甚至動脈血管痙攣導致血壓升高。只有在血鈣平衡時,孩子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完成學業。
在日常生活食品中鈣的含量各有不同,為了更好地給孩子補充生長所需要的鈣,應選擇含鈣較多的食品,比如海帶每100克含鈣1177毫克,是常用食品中含鈣量較多的食品。其他如每100克蝦皮含鈣200毫克,每100克牛奶中含鈣120毫克,每100克豆腐中含鈣277毫克等。肉蛋魚及蔬菜和面粉中也含有較多的鈣。另外還有配方奶除了含有豐富的鈣質外,還有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的吸收。
三、做好寶寶的健康早餐
學齡前寶寶的膳食和成人基本相同,以一日三餐為主。但營養需要量仍相對較高。很多父母只重視了寶寶的午餐和晚餐的營養搭配,對早餐的營養卻認識不多。有的父母很想把早餐準備得比較合乎營養,但又往往忽略膳食平衡問題,如常給孩子吃牛奶加雞蛋。
那麼那么,寶寶的早餐怎樣才能做到營養素平衡呢?
首先要做到干稀搭配。
早晨起床后,寶寶消化功能相對弱些,食欲相對差,此時若只吃一些缺乏水分的干食,不但數量吃不多,而且不利于消化,此外,夜晚體內消耗了一定的水分,必須在早餐時得到補充,可是光吃稀食如稀飯、米湯、豆漿,能量不夠,光吃干食如饅頭、面包、蛋糕等,水分不足,消化不良。最好能做到干稀搭配。
最好是 葷素搭配。
早餐所攝入的營養成分要占到全日量的1/3左右清晨,食欲不高,最好選擇量小但熱量高的食品,做到葷素搭配 包括奶、奶制品、蛋、魚、肉或大豆及豆制品。還應安排一定數量的蔬菜,這不僅能夠維持血液酸堿度的平衡,減輕胃腸道的壓力,還能為機體及時提供一定量的維生素。
123